瘋狂的醫學,第一章:精神健康的醫學模式已經結束
作者:Sami Timimi,醫學博士 – 2020年10月19日

來源:https://www.madinamerica.com/2020/10/insane-medicine-chapter-one/

編者按: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Mad in America 會連載 Sami Timimi 的書《瘋狂的醫學》。在這一章中,他概述了精神健康的醫學模式如何失敗。每週一將發布書中的一部分,所有章節都將在此存檔。

嘗試回答以下問題。根據你通過各種來源或媒體聽到的內容,看看你的看法是什麼:

  1. 整體來說,以下哪一個因素對常見精神健康問題治療的結果影響最大?
  • 治療師與患者之間的關係質量
  • 治療之外的因素,如個人的社會環境
  • 具有針對診斷的治療方法,無論是藥物還是心理治療
  • 參加治療的次數
  1. 以下哪一個特定治療因素對結果影響最大?
  • 具有針對診斷的治療方法,無論是藥物還是心理治療
  • 治療師的專業培訓
  • 治療師的工作經驗年限
  • 治療師與患者之間的關係質量
  1. 根據研究,進入美國社區精神健康中心的人中,沒有對治療做出反應或在治療期間狀況惡化的比例是:
  • 20-30%
  • 30-40%
  • 60-70%
  • 70-80%
  1. 促進「精神疾病如同身體疾病」理解的公眾教育計劃有助於減少污名化:
  • 正確
  • 錯誤
  1. 在西方人群中,使用精神健康治療與因精神健康狀況申請殘疾福利之間的關係是:
  • 精神健康治療的使用增加與殘疾申請率下降相關
  • 精神健康治療的使用增加與殘疾申請率上升相關
  • 兩者之間沒有一致的關聯
  1. 在比較不同療法有效性的試驗中,認知行為療法(最廣泛推廣和推薦的心理治療形式)被發現整體上優於其他治療方法,用於治療抑鬱症:
  • 正確
  • 錯誤
  1. 精神病學診斷是通過正確的醫學科學研究確立的生物學障礙:
  • 正確
  • 錯誤
  1. 自閉症不是由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異常引起的既定醫學狀況:
  • 正確
  • 錯誤
  1. 沒有可靠的測試可以判斷你是否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
  • 正確
  • 錯誤
  1. 有一種可靠的方法可以區分臨床抑鬱症與普通的悲傷:
  • 正確
  • 錯誤
  1. 根據2015年發表的研究,英國一項旨在改善參加社區兒童和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者治療結果的全國性項目,顯示「臨床改善」的百分比為:
  • 16-43%
  • 26-53%
  • 6-36%
  • 36-63%
  1. 根據2018年對英國國民健康服務(NHS)門診心理治療服務完成治療的患者的重新評估研究,評估為「康復」的比例為:
  • 33%
  • 9%
  • 6%
  • 53%
  1. 根據2019年對英國1000名年輕人的調查,以下百分比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目前或曾經患有精神障礙:
  • 38%
  • 68%
  • 58%
  • 48%
  1. 根據2019年一篇比較1960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間兒童常見精神病障礙治療結果的研究論文,近六十年來的研究結果是:
  • 1960年代的研究結果與2017年的改善率相同
  • 後期研究中的患者改善率高於早期研究
  • 後期研究中的患者改善率低於早期研究
  • 結果混雜,沒有明顯的時間模式
  1.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精神分裂症試點研究,康復率和功能水平最高的國家是:
  • 美國
  • 印度
  • 丹麥
  • 法國
  1. 臨床抑鬱症是由化學物質「血清素」水平低下引起的,抗抑鬱藥可以糾正:
  • 正確
  • 錯誤
  1. 「抗精神病藥」與大腦大小之間的關係是:
  • 服用更高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時間越長,與大腦組織萎縮相關
  • 服用更高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時間越長,與大腦組織增長相關
  • 服用更高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時間越長,與精神病引起的大腦組織損失逆轉相關
  • 服用更高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時間越長,與大腦組織大小無關
  1. 被分類為患有長期嚴重精神疾病的人,平均壽命比一般人群短:
  • 5-10年
  • 10-15年
  • 15-25年
  • 比一般人群壽命長5-10年
  • 與一般人群壽命相同
  1. 精神病學科學沒有幫助我們加深對精神困擾的科學理解,並且未能發現任何與大腦相關的異常:
  • 正確
  • 錯誤
  1. 臨床精神病學有助於改善精神困擾治療的結果:
  • 正確
  • 錯誤

繼續閱讀以開始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

The medical model of mental health is finished
Mainstream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re a disaster. The problem isn’t underfunding or the scale of the mental health challenge in society. It isn’t social media, stigma, lack of education, lack of training, lack of doctors, or lack of therapists.

醫學模式的精神健康已經結束
主流精神健康服務是一場災難。問題不在於資金不足,也不在於社會中的精神健康挑戰規模。問題不是社交媒體、污名、缺乏教育、缺乏培訓、缺乏醫生或缺乏治療師。

The problem that must be tackled before there is any real chance of improving mental health provision is the dominant ideology. It’s the concepts of mental health, mental wellness, mental illness, and mental disorder that pervade our public debates. It’s the way we have come to talk about and think about mental health. It’s the narratives that the public are exposed to, day in day out, popularising a jaundiced, scientifically illiterate idea that we know what sort of a “thing” mental disorder is, that it is widespread, and needs diagnosing, so that effective treatments can be provided. It’s the endless expansion and commercialisation of so-called psychiatric diagnoses, so that they operate as lucrative brands rather than legitimate categories that help build knowledge and improve clinical practice. It’s the ideology that guides the frameworks that organise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nd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s those who work in them receive.

在有任何改善精神健康服務的真正機會之前,必須解決的問題是主流意識形態。這是關於精神健康、心理健康、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礙的概念,這些概念瀰漫於我們的公共討論中。我們討論和思考精神健康的方式出現了問題。這是公眾每天接觸到的敘事,將一個錯誤的、科學上無知的想法普及開來,認為我們知道「精神障礙」是一種什麼「東西」,它是普遍存在的,需要診斷,這樣才能提供有效的治療。這是無止境的所謂精神病學診斷的擴展和商業化,它們運作如同賺錢的品牌,而不是幫助建立知識和改善臨床實踐的合法分類。這是指導精神健康服務框架和專業培訓的意識形態。

Tinkering with these dominant ideologies and the systems spawned from them will not help. To clear up this abominable mess we must first rid our trainings, services, and culture of the pseudo-science that has delivered the diabolical outcomes we have where services are better at creating long term patients, being slowly poisoned with neurotoxins erroneously labelled “medication,” than at alleviating understandable distress.

對這些主流意識形態及其衍生的系統進行修修補補不會有幫助。要清理這一可怕的混亂,我們必須首先將我們的培訓、服務和文化從偽科學中清除掉這些偽科學導致了我們目前的糟糕結果——服務更擅長於製造長期病患,這些病人慢慢被錯誤標記為「藥物」的神經毒素毒害,而不是減輕可理解的痛苦

It’s even worse than this. Our dominant ideologies are dripped daily into our consciousness, turning us into potential patients, alienating us from ordinary and understandable emotions, convincing us we have mental disorders that need experts, and terrifying us that our experiences (or the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m we love) are markers of a deep dark problem lurking in our broken, dysfunctional minds.

情況甚至比這更糟。我們的主流意識形態每天慢慢滲透到我們的意識中,將我們變成潛在的病人,讓我們與普通且可理解的情感疏離,說服我們自己患有需要專家治療的精神障礙,並且讓我們害怕自己的經歷(或我們所愛之人的經歷),因為這些經歷是潛伏在我們破碎、不正常的大腦中的深層問題的標誌。

How else do you explain a recent survey of one thousand young people that found that 68% believed they had or did have at some point a mental disorder? Forget the fake 1 in 4 widely advertised, this is approaching the point where only 1 in 4 won’t have experienced a mental disorder by the time they’re a young adult. We have created with our astrological, stargazing mental health ideologies a vast sea of people who believe they are broken, who see their emotional intensity as dangerous and as a foreign body needing to be excised, rather than a human experience needing more ordinary understandings.

你怎麼解釋最近一項對1000名年輕人的調查,結果顯示68%的人認為他們曾經或現在有精神障礙?忘掉那個廣告中的「每四人中有一人」,這個比例快要達到四人中只有一人不曾經歷過精神障礙了。我們用我們如占星術般的心理健康意識形態,創造了一大片認為自己是破碎的群體,他們將自己的情感強度視為危險的外來物體,認為需要將其切除,而不是視其為需要更多普通理解的人類經驗。

Mental health services have become the mouthpieces of an industry of decontextualising and individualising hurt, fear, sadness, and anger, turning so many into the embodiment of caricatures we label them with. The mental health industry creates and solidifies the mental disorders it claims to alleviate. It’s horribly sick. It misses people’s natural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all kinds of adversity (believing resilience is something you can teach rather than innate and waiting to be discovered) and instead carves open chasms of vulnerability alongside patronising paternalism and sympathy.

精神健康服務已經變成了一個去情境化和個人化痛苦、恐懼、悲傷和憤怒的產業的傳聲筒,將許多人變成我們用標籤給他們貼上的化身。精神健康行業創造並固化了它聲稱要減輕的精神障礙。它病得很重。它忽略了人們在面對各種逆境時的自然韌性(認為韌性是可以教授的,而不是與生俱來的並等待被發現),反而開創了脆弱的深淵,伴隨著居高臨下的家長式態度和同情。

The therapies we use (perhaps with the exception of some aspects of psychoanalytic and systemic theory) are just systematised versions of Western “folk psychology”; variants with a few rules and turns of language to create an aura of cleverness, professionalism, and science. From challenging your “dysfunctional thinking” to facing your fears; from creating a space for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to calming down your emotions (such as through “mindfulness”), from focusing on positives to identifying trauma; these are all, when put in simpler everyday terms, things we would recognise as common sense in everyday Western cultures.

我們使用的治療方法(或許除了某些精神分析和系統理論的部分)只是西方「民間心理學」的系統化版本這些是用一些規則和語言轉折來創造一種聰明、專業和科學的氛圍的變體。從挑戰你的「功能障礙性思維」到面對你的恐懼;從創造一個無條件積極關懷的空間,到平靜你的情感(比如通過「正念」);從專注於積極的事情到識別創傷,這些都是,當以更簡單的日常術語表達時,我們在日常西方文化中會認為是常識的東西。

By far the worst model is the idea that our mental disorders are rooted in our genes and expressed in alien takeovers of our brain by our biology. This is just a crude version of possession states that we would criticise other cultures for their stupid superstition; only in this Western enlightened version something invisible erupts out of your biology and takes over your body and mind. Our modernist voodoo theory is arguably more sinister, as at least the idea that an external spirit takes over your mind and body creates potential room for recovering an autonomous self.

最糟糕的模式就是我們的精神障礙根源於我們的基因,並通過我們生物學對我們大腦的外來入侵來表現。這只是另一種原始的附身狀態,我們會批評其他文化中的愚蠢迷信只是在這個西方啟蒙版的迷信中,有些看不見的東西從你的生物學中爆發出來,佔據了你的身體和思想。我們現代主義的巫毒理論可以說更加險惡,因為至少外來精神附身你的思想和身體,還給你保留了某種恢復自主自我的可能性。

But this problem will not last. The current dominant “diagnosis followed by specific treatment model” we use is finished. Whether it takes 5, 10, or 50 years there is no rescuing these models. Challenges and alternatives are emerging from all directions and whilst there is still huge money to be made from 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diagnostic “brands” and therefore powerful vested interests involved, the deception cannot last forever.

但這個問題不會持續。當前我們所使用的「診斷後跟隨具體治療」的主導模式已經結束。不論是5年、10年還是50年,這些模式都無法被拯救。挑戰和替代方案正從四面八方湧現,儘管診斷「品牌」的商業化仍然有巨大的利潤可圖,因此有強大的既得利益參與其中,但這種欺騙無法永遠持續。

In the same way that neoliberal economies write their own epitaph through the contradictions created by the inequality they breed, so psychiatry and the mental health industry’s dirty secrets are being exposed and the emperors’ pseudo-scientific nonsense is becoming visible. No tests, no markers, horrible outcomes, drugs that cause early death, more people becoming disabled after accessing mental health treatments, a culture confused as to what a mental disorder is and what mental health is. Such a record cannot sustain its institutions unreconstructed forever. And it won’t.

就像新自由主義經濟通過其滋生的不平等所創造的矛盾書寫了自己的墓誌銘一樣,精神病學和精神健康行業的骯髒秘密正被揭露,這些皇帝的新衣式的偽科學胡言亂語變得顯而易見。沒有測試,沒有標誌,糟糕的結果,導致早期死亡的藥物,越來越多的人在接受精神健康治療後成為殘疾人,文化對精神障礙和精神健康的定義感到困惑。這樣的紀錄無法永遠支撐其未經改造的機構。它也不會。

Our ideologies’ foundations are built upon the idea that there is such a thing as a “psychiatric diagnosis.” Apart from the dementias (where there are also problematic issues, but I will not be covering them in this book), there is, technically speaking, no such thing as a psychiatric diagnosis. It exists in our daily discourse as a fact of culture, shaping how we imagine what “normal,” “ordinary,” or “understandable” functioning and experience is. It does not exist in the same way as, say, a broken leg or pneumonia exist as facts of nature.

我們的意識形態的基礎建立在「精神病學診斷」這一概念上。除了癡呆症(即使在那裡也存在問題,但我不會在這本書中涵蓋它們),從技術上講,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精神病學診斷。它存在於我們日常話語中,作為文化事實,塑造我們對什麼是「正常」、「普通」或「可理解」功能和經歷的想像。它並不像斷腿或肺炎那樣,作為自然事實存在。

As you read on, you’ll understand why I am stating this as fact, rather than an opinion. Such a dreadful basic mistake has had huge consequences, determining our dichotomised notions of healthy and unhealthy, normal and abnormal, expected and disordered.

隨著你繼續閱讀,你會理解為什麼我將這些陳述為事實,而不是觀點如此可怕的基本錯誤產生了巨大的後果,決定了我們對健康與不健康、正常與異常、預期與失調的二元概念

There is no more argument or debate to be had. Whatever metric you use, you can see the ideology has failed. More than failed—it makes things worse. It’s time to move on and start imagining the post-medical/technical model mental health paradigm.

這不再是可以爭論或辯論的問題。無論你使用什麼衡量標準,你都可以看到這種意識形態已經失敗。不僅失敗——它讓情況變得更糟。是時候向前看,開始想像後醫學/技術模式的精神健康範式了。

We have brands, not diagnoses
我們擁有的是品牌,而不是診斷

Psychiatric diagnoses are not diagnoses; they are brands. They work as brands that have products like any other product in our profit-driven consumer exploitative markets. They appeal to customers with the promise that if you purchase (literally and metaphorically) and identify with this or that brand, your life troubles will make sense and be improved in some way.
精神病學的診斷並不是診斷,它們是品牌。它們像品牌一樣運作,擁有像任何其他產品一樣的產品,在我們這個以利潤為驅動、消費剝削的市場中發揮作用。它們吸引顧客,承諾如果你購買(無論是字面上的還是比喻意義上的)並認同這個或那個品牌,你的生活困境將會變得有意義,並在某種程度上得到改善。

像大多數市場消費品一樣,這些品牌是幻想和欲望的對象,是必須擁有的,但保質期有限。為了讓市場持續增長,你必須說服顧客他們需要你的產品,並且不斷需要,最好定期升級,才能保持快樂。於是,圍繞精神病學品牌的市場開始發展起來;一些品牌通過藥品、專家服務、特定的治療方法、研究機構、課程、培訓、書籍、自助材料等形成了價值數十億的龐大市場。只要你的品牌能覆蓋公眾普遍關心的領域,金錢和客源就會源源不斷。

在這個麥當勞式的文化中,有一些即時的滿足感,但大多數人對於長期使用這些產品來解決問題是抱有正確的懷疑態度的。

一些精神病學品牌較為小眾,難以推廣(例如人格障礙和精神分裂症),但當市場能夠接觸到足夠數量的專業階層,讓品牌扎根時,它也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公眾的話語權。然而,針對成人情緒、壓力和自我不安的品牌具有巨大的潛力。同樣,針對兒童行為和發展的品牌也有巨大潛力(除非這些品牌與照護者的責任歸咎有關)。

因此,像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和自閉症這些強勢品牌,通過其在缺乏任何科學上可量化的發現的情況下快速擴展,展示了它們的流行性。

這是一種對社會和文化意義的空白,否認人類奮鬥的普遍性,加上好萊塢式的「你可以實現任何夢想」的幻想,在一個以表現為驅動的經濟體系和價值體系中,這些因素為這些本應失敗的心理健康意識形態注入了生命和活力。這些品牌挖掘了我們人類普遍的痛苦和困擾經驗,從平凡的問題到災難性的情感,並以我們同樣普遍的人類欲望——快樂和無痛苦——為動力,進行了超強放大。

是的,你不需要再忍受痛苦。情感、意圖、思想和信念的世界只不過是可以改變的神經遞質,是可以調節的情感失調,是可以糾正的功能失常思想。行為是這些內部過程的表現,因此可以由專家進行操控。心理痛苦和行為「偏差」可以被治癒和消除。那些更強烈和令人不安的人類經驗所能附加的多重意義可以被簡化為簡單的分類,並為其提供「特效」的假藥療法。這怎麼會不吸引人呢?

儘管我將現代心理健康話語和實踐簡化為一個漫畫式的形象,但實際上這正是它在過去一個世紀中試圖演變的方向;一個技術化、科學化的分類系統,基於原因(即診斷),為個體的心理痛苦或異常行為提供解釋,從而為治療提供一個合理的基礎,並通過正確的診斷來找到解決異常的特定方法。

毫無疑問,許多為服務工作的人和多年來為發展這些概念、研究及其衍生實踐做出貢獻的人,真誠且深切地希望能改善人們的生活。但正如那句著名的話所說,「通往地獄的道路是由善意鋪成的。」

那些試圖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意見領袖」們,無法直面他們所幫助創造的這個怪物。他們拼湊出來的弗蘭肯斯坦,最初是出於幫助的願望,但現在在全球範圍內橫行,所到之處種下毀滅,這是他們無法面對的(而且這個「他」確實是一個男性)。所以,我們選擇不去面對。不再能夠為避免正視這一災難開脫,更糟的是,還在為這種破壞性力量辯護,並主張進一步擴展。

當談到想像美好生活時,我們只有意識形態。儘管意識形態可以解放我們,但它也可以奴役我們。在這本書中,我將展示當前主導的心理健康意識形態如何在我們工作的系統中奴役了我們,從提供服務的專業人員到處於接收端的患者。這不是因為與患者工作的人有惡意或想做其他事,而是因為這些組織我們對人們困境、掙扎和困惑的反應的意識形態假設,非但沒有促進人類多樣性的蓬勃發展,反而催眠個人通過一種懷疑、不信任和疏離的棱鏡來看待自己的心理生活。

對證據視而不見

我認為當前系統失敗的論點可以分為兩個主要標題:科學/知識的進展缺乏和臨床實踐結果的進展缺乏。在這本書中,我將引用實證證據,展示我們在科學和臨床實踐中是如何失敗的,並說明當前的系統無法證明其具備堅實的科學基礎或有效的臨床用途。

我將通過與醫學其他領域的對比,展示一個診斷系統——其定義本應基於對病人表現的解釋——如何在精神病學中失敗。儘管在醫學的所有領域,與我們對技術的崇拜以及推動醫療化的趨勢相關的爭議仍然深刻且重要,精神病學和心理健康領域有著獨特的問題需要回答。

醫學的其他分支在理解導致患者症狀的生理機制方面取得了進展,並且仍在繼續進步。因此,醫學上有各種測試和程序可以進行,以深入了解這些生理過程如何在任何特定的身體中表現出來。這些是提供某種測量或洞察的實證工具,用來了解生物過程,且這些過程不依賴於醫生的主觀意見。

當然,這些調查結果需要解釋,醫生的主觀推理在其中發揮作用,但測試本身提供了客觀世界中的事實發現。各個醫學領域的醫生可以要求進行X光、不同類型的掃描,進行血液測試尋找各種標記,查看活檢結果,培養痰液,測試尿液中是否存在各種物質,等等。

這並不意味著其他醫學領域本身沒有深刻的問題。許多日常醫學實踐中的診斷並沒有得到實證證據的支持;慢性病管理存在許多問題,某些人群的過度治療和其他人群的治療不足也是問題所在。此外,醫生在撤藥或合理使用藥物方面的培訓不足,這也導致了許多長期結果和整體安全性證據不足的可疑干預措施。

儘管如此,至少其他醫學領域的診斷有一定的基礎,這使得理解近因、研究疾病並評估特定治療的針對性成為可能。

精神病學的科學希望,並且在其大部分研究資金上投入了這個想法,即我們所分類的精神病學診斷是大腦功能異常的產物。這主要依賴於兩種類型的研究,試圖建立類似於其他醫學領域的因果框架,並指向身體過程。第一類研究是基因研究,第二類是各種類型的腦成像研究。

這些努力創造了科學的形象,並幫助普及了我們在精神病學診斷實踐中所做的事情有堅實的科學基礎的信念。這些研究方向的完全失敗,未能為精神病學科學產生任何有用的結果,本書將通過具體例子進一步探討。

失敗的明顯跡象是,我們沒有找到可以解釋任何精神疾病遺傳因素的具體分子遺傳發現(儘管有數萬名患者的樣本),並且我們沒有任何腦部掃描技術能夠識別出與任何特定精神疾病相關的特定大腦異常或差異(除了一些可以通過某些腦成像技術觀察到的癡呆症證據)。

事實上,這是醫學實踐中唯一一個我們沒有可用的生理或其他測試的領域,這些測試可以獨立於實踐者的意見之外。精神病學和心理健康的實踐完全是主觀的。它依賴於臨床判斷,除此之外別無其他。這意味著,與其他醫學領域不同,不僅對疾病邊界存在爭議,在精神病學中,定義疾病的參數也需要主觀解釋。

精神病學現象無法通過可驗證的證據來測量,這些證據獨立於實踐者的解釋。腎臟不會有野心、夢想、懷疑,也不會有關於痛苦性質的信念。但是,在嘗試界定是否存在精神疾病時,你無法逃避這些主觀現實。在精神病學的實踐中,沒有任何部分使用測試來提供獨立於實踐者意見的實證證據。

我們用來分類精神病學症狀的現象與我們為其設立的邊界一樣主觀。情緒、衝動行為、害羞、強迫行為;這些能被稱為「醫學」症狀嗎?持續的低情緒能否是人類經驗的普通部分?事實上,對於許多文化來說,個人成長和洞察力不可能在沒有痛苦的情況下實現。因此,低情緒在某些情境下是否可以被視為可取,而不是病理性的,即使它的嚴重程度如何?

精神健康的實踐只能是社會構建的。認為實踐者遇到的現象是大腦功能障礙的結果,這種假設就像古希臘醫生假設他們面對的現象是由四種體液——血液、黃膽汁、黑膽汁和痰液——的不平衡引起的一樣具有科學性。

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在西方社會,心理健康服務的治療結果在整體人口層面上令人不安。不論我們在哪裡查看,結果都顯示出,發達的心理健康服務和/或更發達的市場經濟系統似乎與更糟糕的結果相關

我將引用多個來源,概述因精神健康問題而被認定為殘疾的人數如何上升。我還會檢視我們所擁有的實際心理健康服務的結果數據,以及有關我們所使用的藥物類別的證據。與其他醫學領域不同,在那些領域中,研究和不斷增長的知識通常會導致患者結果的改善,而在心理健康領域,結果研究並未顯示出此類改善。事實上,一些研究表明,以往的治療結果實際上比今天更好。就像科學突破的失敗一樣,依賴醫學/技術範式來塑造心理健康服務也同樣是一個深刻的失敗。

我對科學和臨床結果文獻的認識,加上多年來作為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科顧問的經驗,使我意識到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我們的語言將我們困在對我們情感生活豐富性和強烈性的恐懼與疏離之中。我們以為自己對心理健康有所了解,或者至少醫生了解,這種談論方式鼓勵人們相信我們的情感經歷,特別是在它們變得強烈時,是異常的信號,是出現了問題、症狀、脆弱、某種失調、功能障礙或障礙的表現。

我們開始相信這些經歷是危險且沒有意義的,它們應該被擺脫、消除、忽略,甚至要正面應對,但特別是,它們是需要「治療」的東西,是超越普通範疇的。我們離痛苦、不快和掙扎的「普通性」越來越遠,從而創造了一種「享樂道德」的文化,如果你不在享樂,如果你不以某種好萊塢式的表面幸福感感到快樂,那麼就出現了問題。

而我們認為,除了我們以外的所有人都是如此,只有我們以一種無法坦白的方式在痛苦著。甚至文化上的教導——要談論你的感受——也帶有一種機械化的表面性——談論它們,但不要表現出來。

用偽診斷的標籤來標記我們的經歷,加劇了我們對情感經歷的恐懼和疏離。這剝奪了意義的可能性,並創造了一種與自我某些方面對立的關係。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運動反而讓這一切變得更糟。

我們並沒有使我們的情感經歷的多樣性正常化,也沒有幫助人們意識到我們對生活中發生的所有事情的反應是普通且可理解的,甚至在那些更極端的狀態中也是如此。相反,我們讓更多的人對自己的經歷心生懷疑,認為這些經歷是在表明自己有深層的問題,並且他們需要醫療專業人士來理解問題所在並提供正確的干預措施。現代醫生比牧師更善於治癒嗎?

我們使用的概念削弱了我們的自然韌性,使我們對脆弱性這一想法變得敏感,並鼓勵我們將主動權轉移給那些使用貌似具有科學有效性和臨床實用性的系統的從業者。在我看來,我們已經創造了一個完整的系統和語言,這套系統善於製造更多的長期病患,而不是幫助人們以創造性的方式理解痛苦。這是一場必須抗爭並扭轉的災難。

By bangqu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